人成熟了,才知道人類過往數百年,向別國發動戰爭的背後原因,都是為了錢。這是中、小學歷史教科書避而不談的,這算不算是愚民政策?林行止今天回顧英國國會議事錄(Hansard),有感而發,節錄部份如下。
********
林行止專欄
2011年5月18日
翻閱有關國際貿易特別是英國外貿的史料,從意想不到的來源—英國國會議事錄(Hansard),發現一些筆者以為很有建設性的資料。
眾所周所,在一八三九年(至一八四二年)及一八五六年(至一八六○),英國對我國發動了兩次戰爭(史稱鴉片戰爭);英國侵華在打破滿清閉關自守的國策,目的在迫使清朝進口外國貨尤其是英國製造的產品,因其時工業革命有成,英國開始大規模工業生產,商人急於為其成品找尋海外買家,因此游說政客並由後者說服政府以堅船利炮打開中國門戶。
在十九世紀中期,清朝對外出口茶葉、瓷器、絲綢及其他紅鬚綠眼輩趨之若鶩的「奢侈品」,由於不准進口不買外國貨,清朝因此錄得巨額貿易順差(貿盈)。縱橫四海有年自恃武功蓋世的英國,遂兩次用兵,把腐敗顢頇的滿清打得伏伏貼貼,不得不賠款兼開放海禁對外通商。可是,除了對華輸進大宗鴉片,英商的工業產品無法打進中國消費市場,這是因為中國消費者品味有異於西人及人民購買力有限有以致之。台灣學者巫仁恕在《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中央研究院叢書)一書,引述美國學者對十五至十八世紀中國消費市場的研究,指出「中國對西方輸入的舶來品,除了白銀之外,(對)其他商品興趣不大;而進口中國的舶來品,大多是東南亞的燕窩、魚翅(按還有香料、木材、犀牛角與象牙)這些屬於採集而來的稀有奢侈品,對中國國內產生的刺激毫無幫助;相對地,同時期的歐洲用殖民地白銀換取東南亞商品,造成快速運轉與淘汰的時尚體系。故而中西方在十八世紀中葉以後,消費速度出現西快中慢的差異。」這段話適足以說明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英商亦無法分中國消費市場杯羹。
英商對中國消費市場的期待與失望,可從一八五七年二月二十六日下議院自由黨議員(本身為工業家)柯伯登(R. Cobden, 1804-1861)的發言上清楚看出。在這次冗長的發言中,這位激進議員指出,當英廷和滿清簽署條約(按:應指一八四二年的南京〔不平等〕條約)時,英商對中國市場寄予莫大的期盼,「蘭開夏(郡)的廠商歡喜若狂,他們認為『這個有三億人口帝國的子民,只要一人購買一頂棉質睡帽,我們的工廠便全年無休!』」結果蘭開夏郡的紡織商大失所望(一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希望每個中國人購買一支原子筆的美商),以「過去三年對中國的平均出口額每年約為一百二十五萬鎊,這與戰前(按:指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情況並無二致。事實上,一八四二年以來,我國對中國的工業產品輸出無絲毫進展……我國對華貿易量上升,皆因我們輸進更多的中國茶葉……。」
從鴉片貿易談到與中國(滿清)為敵,柯伯登的發言發人深省。十八世紀中葉,特別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外貿形勢表面大好。英國以賣鴉片所得,就地購進中國特產,雙邊貿易額大增;英國對印度的貿易亦勝前,以英國對印度出口漂白棉布(按:用印度棉花紡成的白棉布),並把所得購進鴉片,而這些鴉片一轉手便輸往中國。不過,除此之外,中英貿易並無進展……。柯伯登這樣分析︰「印度人若不種鴉片,肯定會種其他可以換取英國棉布的作物;中國不購鴉片,必然會採購其他英國產品,但這個問題太複雜。我想說的是,當利物浦商人向政府施壓要求政府派軍艦與他們的商船同行進入中國海港及內河口岸時,其藉口必然是這樣做可以促進雙方貿易,而發動新一輪戰爭肯定有相同效果;但事實顯示,與中國為敵的後果是雙方貿易萎縮而非增長。」
一百五十年前,英商垂涎中國三億人口市場,但用武力無法達到打進中國消費市場的目的;如今英(世界)商看中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市場,而且是消費力及消費意欲愈來愈強愈旺的市場;然而,和一百五十年前一樣,與中國不友善肯定打不開這個市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