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March 2017

達明一派《神經》(7) 十個救火的少年

  《十個救火的少年》是達明一派新碟《神經》中一首十分精彩的作品。Reggae的音樂風格,帶着些加勒比海風情,而歌詞卻是一篇精巧的寓言故事。

  詞是潘源良填的,以歌詞的形式來鋪敘一個如此複雜的小故事,寓意又如此的深,實在是粵語歌詞中很罕見的。事實上,拿《十個救火的少年》來相比鄭國江的《傷心的小鸚鵡》或者是許冠傑的《木屋區》,後二者都顯得很簡單。

  《十個救火的少年》本事如下:十個少年志救一場火警,但未出發已走了三個,後來又因事走了四個,餘下三個,也救火不成反遭火葬…這令人慨嘆的故事,還有不少細節,如最初走的三位少年,各有原因:自知少鍛鍊故報了名便算、為了與愛侶一起還是早走為妙、聽母親勸勉莫在社會上走得太前。之後四個,有三個是為了決定救火的方案,鬧得反了臉,謾罵着離開,並發誓這生不願見,還有一個是願說卻不肯向前,空有理論,卻全無實際成效。

  這歌當然也是讓人想到六四事件前後的許許多多現實故事與人物,當然,這詞作也實在勾勒出中國人一些頗要不得的民族性。

  《十個救火的少年》中唱道:「又有為了母親的勸勉,在這社會最怕走得太前,罷了罷了,便歸家往後轉。」其實,不最為天下先,就正是中華民族一大缺點。中國人幾乎都信奉「煩惱皆因強出頭」、「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很多人到了要救人的時候,也還嘀咕着:事後會不會被人指為逞英雄?

  歌詞另外又唱到:「為了決定去救火的主見,其中三位竟終於反了臉,謾罵着離開,這生不願見」。這很自然讓我想到孫中山指中國人很多時都是「一盤散沙」,又或是柏楊說的:「中國人最會窩裡鬥!」

  當然,小小的一首寓言歌詞,沒可能把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或孫隆基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概括進去。只是,單是「不敢為天下先」和「一盤散沙」這兩點,要反省及改善起來已很費心力了。

  也許,為了敘事的流暢,潘源良填這首《十個救火的少年》,個別地方唱來頗拗口,幸不損總體效果。事實上,這歌以輕快調子襯以象徵性的求救聲來唱出,到最末,還唱着「十減一得九,九減一得八…」諷刺得很有趣味。




原文:黃志華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375883-id-1957654.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