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不是我作的,是朋友傳來的電郵,以幽默手法傳福音,我只是修飾了一點:
"我們一生需要賺多少錢?假如你現在已經30歲,從現在開始工作30年的話,我們要多少錢呢?
1.住所:在香港買一住宅單位,200萬元只有最普通的選擇,還未計銀行按揭的利息!
2.車子:1,500cc的日本車,也要15萬元一輛,一生換五部車,應該不會太過份吧。$15萬 × 5 = 約75萬元,雖然沒有計賣出舊車可得1、2萬元,但上述計算也未計保險、牌費等。算是打和吧?
3.孩子:你想生幾個孩子呢?兩個可以吧!李麗珊說400萬元一位,就算你不相信,也起碼要350萬元吧?還不包括美國留學,像到哈佛唸書一年要100萬元。所以你需要準備的教育費是 $350萬 × 2 = 約700萬元
4.孝順父母:一個月給爸媽2500元。當然在此祝令壽堂長命千歲,但暫時只計20年吧!你要孝順父母的錢大約是: $2500 × 12個月 × 20年 = 約60萬元
5.家庭開支:一家4口,每個月家用花費算$5000,差不多吧,買菜、水電、煤氣、交通、電話費等。還未計家庭傭工呢!$5000 × 12個月 × 30年 = 約180萬元
6.稅務:薪俸稅一年5000元跑不掉吧!其實應該不止此數:$5000 × 30年 = 約15萬
7.消費生活:1年的休閒費用約多少,看電影、放假的旅行、郊遊等,1年花1萬元,應該不會太過份吧。$10000 × 30年 = 約30萬元
8.退休:如果你60歲退休,可以再活25年,每個月和你的老伴用5000元過日子,夠省了吧? (不是說你只有85歲命,但計算總要有個數字吧!) $5000 × 12個月 × 15年 = 約90萬元,另加老年人醫療費用一個月預計1000,但不可以大病呀!$500 × 12個月 × 25年 = 約15萬元。如有大病,請自己醫自己!
9.斂葬費:你總不希望自己草蓆包一包吧。基本的殮葬費,殯儀館約要10萬元。但別忘記你的另一半!10萬 x 2 = 約20萬元
現在我們來算一算需要多少錢?
房子 約$200萬元
車子 約$75萬元
孩子 約$700萬元
父母 約$60萬元
家用 約$180萬元
繳稅 約$15萬元
休閒 約$30萬元
退休 約$105萬元
歛葬 約$20萬元
--------------------------
總計約$1385萬元
假設你由現在起還可工作30年,你每月的收入必須不少於:
$1385萬 / 30 / 12月 = $38,472
注意,這是減去 "十一奉獻" 後的收入,即你的實際月薪必須多於$42,745 才可應付以上的基本支出 ($42,745 x 90% = $38,472)!
有沒有搞錯啊,每個月 $42,745 ?沒有搞錯,而且還未計通漲!
當然,如果兩夫妻一起工作,每人月薪是一半,合共$42,745也可,但不要忘記,以上計算沒有加家庭傭工的月薪、保險、機票等,也未計子女補習。如夫妻同出外工作,總開支起碼增加每月$5,000!
香港的上班族平均月薪不足2萬元,暫且算是2萬元,三十年的收入合共是720萬元 ($2萬 x 12 = $720萬),當然可能每年加人工,但一般人工增幅應和通漲相若,即未上天堂已花光錢!還差665萬元這麼多 ($1385萬 - $720萬 = $665萬),怎麼補救呢?難道要絕子絕孫後嗎?
即使月薪有$42,745,再仔細看一看,那並不是什麼非常好的生活哦!平平凡凡的日子罷了,但還是需要這麼多錢。
看完後不要想放棄,自我了斷喔……你得要先籌措自己的10萬元喪葬費才好動手!
日光之下都是虛空,努力賺積其實也沒有意義。積極想一下,還是趕快把永恆事業做好,投資在日光之上吧!"
As the title suggests, you won't find anything here that will make you sorrow. Certainly our world is far from perfect, but that won't prevent us from viewing every thing positively. Drop me a line, but don't use real name. You're my good friend and I know who you are.
10 January 2009
09 January 2009
最低工資
張五常在2009年1月9日《信報》刊登的文章,解釋為何最低工資影響整體經濟,很清晰,值得存於此:
"我說「美國要先讓物價迅速下降,從而守住人民的實質財富與實質收入會繼續下降的劣勢,穩定了基礎再上升。」何解?回到費沙的方程式吧。財富等於收入除以利率(W=Y/r),調整的機制過程可以很複雜,這裡不說。財富(W)一下子暴跌,不回升,收入(Y)與利率(r)一定要調校。市場的利率(不是貼現率)向下調校不易:銀行的借與貸皆不易(解釋過了),而就是市場利率被政府所迫而下降,借貸難行這利率沒有意思。餘下來是收入(Y)的向下調校了。所謂收入,其實是物價乘產量(P x Q)。選擇物價下降還是產量下降呢?當然選物價下降,因為物價只是交易的媒介,但產量卻是人民享用的飯碗。以產量下降調校,苦不堪言也。這就帶來另一個淺但不容易看到的要點。我曾經以穿珠仔的例子解釋,市場其實沒有產品市場及生產要素市場之分,二者一也。物價(P)乘產量(Q)的收入,當然也是生產要素的收入。勞力或員工的收入是物價乘產量的收入的一個主要部分。如果有最低工資及工會的左右,物價向下調校的一個主要部分會被鎖住,於是逼着要從產量那方面調校,災難必然矣。結論是要救金融之災,着眼處是撤銷最低工資與工會約束競爭的權力。物價下降等於工資下降,二者皆鼓勵產量上升,產量上升等於實質財富有着數。這是中國九十年代的經驗。"
"我說「美國要先讓物價迅速下降,從而守住人民的實質財富與實質收入會繼續下降的劣勢,穩定了基礎再上升。」何解?回到費沙的方程式吧。財富等於收入除以利率(W=Y/r),調整的機制過程可以很複雜,這裡不說。財富(W)一下子暴跌,不回升,收入(Y)與利率(r)一定要調校。市場的利率(不是貼現率)向下調校不易:銀行的借與貸皆不易(解釋過了),而就是市場利率被政府所迫而下降,借貸難行這利率沒有意思。餘下來是收入(Y)的向下調校了。所謂收入,其實是物價乘產量(P x Q)。選擇物價下降還是產量下降呢?當然選物價下降,因為物價只是交易的媒介,但產量卻是人民享用的飯碗。以產量下降調校,苦不堪言也。這就帶來另一個淺但不容易看到的要點。我曾經以穿珠仔的例子解釋,市場其實沒有產品市場及生產要素市場之分,二者一也。物價(P)乘產量(Q)的收入,當然也是生產要素的收入。勞力或員工的收入是物價乘產量的收入的一個主要部分。如果有最低工資及工會的左右,物價向下調校的一個主要部分會被鎖住,於是逼着要從產量那方面調校,災難必然矣。結論是要救金融之災,着眼處是撤銷最低工資與工會約束競爭的權力。物價下降等於工資下降,二者皆鼓勵產量上升,產量上升等於實質財富有着數。這是中國九十年代的經驗。"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