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July 2009

Happy Planet Index



信報 2009年7月22日

誰說我們不快樂?
Nick Lee

唔好意思,要勾起各位的「慘痛回憶」:7月初,一個名為Happy Planet Index的排名公布結果,哥斯達黎加居首,中國位列二十,香港排名八十四。「是香港人生活要求高?還是大陸人太過安於現狀?」「快樂並非用錢來衡量的。」「環顧亞洲,香港人是最不快樂一群。」論者爭相教訓港人。我心想,為何做人一定要快樂?我就是喜歡金錢多於快樂,又如何?快樂不是用金錢衡量,難道又可以用一個指數衡量嗎?

超級諷刺的是,這個指數根本不是量度快樂。它的網站首頁劈頭第一句便說:Happy Planet Index 反映,當人類花費生態資源令自己快樂,這過程有多高「效率」。詳盡一點的 About 頁,第二段開首:這指數並不反映哪個國家「最快樂」,這只反映個別國家以地球資源換取快樂的「效率」。
這個指數是一條小學生都識計的除數:

α和β是常數,一些統計學的伎倆,前者防止分母對整個計算的影響過大(特別是分母數值小的時候),後者只是一個 scaling factor,把指數值規限在 0 至 100 之間。香港學生最擅長討好制度拿高分;要拿 HPI 高分,一是分子超大,一是分母超細,最好當然兩者兼備。香港排名低代表什麼,單看指數很難說。我只知道,快樂不是用這個指數衡量的,「Happy Planet Index」這個名稱沒有誤導,它是指我們的地球 happy 與否,不是我們自己 happy 與否。自私的人類,永遠只顧自己 happy,卻不知道只有地球 happy,我們才可天長地久地 happy 下去。看見諸如「全球快樂指數」、「星球快樂指數」、「全球幸福指數」等不倫不類、似是而非的翻譯,地球 happy 才怪。
看看指數的組成。Life Expectancy 有客觀的統計數據,不用多說。Life Satisfaction 怎樣量度呢?讓我問你:All things considered, how satisfied are you with your life as a whole these days?以數字回答, 0 代表不滿意,10 代表滿意;某國的 Life Satisfaction 就是所有國內受訪者的平均。
這麼簡單,是否過分兒戲?其實這是心理學和發展經濟學一直以來的課題。發展一國經濟的「目的」是什麼?要國民過「快樂」的生活,相信無人有異議。戰後至今,人均 GDP 是一國發展的不二指標,然而這個指標未必與經濟發展的原本目的吻合,金錢不能換來快樂之餘,盲目追求 GDP 增長而妄顧環境和人民福祉的例子也不鮮見。聯合國的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便嘗試以多角度衡量一國的發展狀況,涵蓋包括人均壽命和教育普及程度等因素。然而,所有以外在數據衡量經濟發展的模型,內裏永遠隱含一個假設,就是得分愈高,人民便愈「快樂」。究竟,有冇人真係問過你快樂唔快樂?這種純粹主觀的內在感受,學者稱為 subjective well-being,只有透過訪問才能得到答案。由於語言、文化各地不同,情緒因時而異,訪問必須設計得很有技巧,方能得出一些可供比較和分析的答案。同時,學者會把調查的主觀感受和客觀條件對照,確保誘出的答案不致遠離現實。

總而言之,怎樣探視一群人的 Life Satisfaction 已經多年研究,以上那條看似兒戲的問題背後,其實包含眾多學者的智慧。樂而命短,是可惜;愁而命長,是可悲。因此指數的分子是壽命乘以快樂,缺一不可,作為人民福祉的指標。此指標又稱 Happy Life Year(HLY),這概念 1996 年便有學者以一篇五十八頁的鴻文提出。兩個數字一個乘號,簡單,卻不「求其是旦」(注意,為方便受訪者回應,Life Satisfaction 在訪問中是由 0 至 10;但計算 HLY 的時候,Life Satisfaction 是由 0 至 1,換算時只要把前者除以 10,這是 HLY 從不過百的原因)。
分母那個又是什麼「腳印」?我們的日常所需,追本溯源,都是來自土地的產出;我們排出的廢物,最終也是歸於塵土。Ecological Footprint 是指需要多少土地才能生產我們的日常所需和吸納我們排出的廢物。香港的人均 Ecological Footprint 是 5.7 公頃,即是每人需要 5.7 公頃土地支持我們現時的生活模式,根據 HPI 報告的說法,這是 unsustainable 的,因為全球每人只可分到 2.1 公頃土地。若果所有地球人都像香港人這樣生活,我們需要 2.7 個地球。

中國的人均「腳印」為 2.1 公頃,恰好 sustainable,可是隨着經濟繼續發展,人均「腳印」只會增大。無獨有偶,「生態腳印」這概念也是 1996 年出現,還有一本百多頁的書解述;一個簡單數字的來由殊不簡單。

如果 GDP 反映一個地方的賺錢能力,那不妨說「快活年數」(HLY)反映該地方的人有多快樂。賺錢能力高的人是否較快樂?從 GDP 與 HLY 的關係可知一二。據調查所得,人均 GDP 一萬美元以下,金錢帶來快樂的效果非常明顯;以上,效果仍在,只是遞減。個別情況作不得準,但總的來說,金錢的確可以換來快樂。【圖】顯示,東亞地區之中,香港人均 GDP 最高,Life Satisfaction 最高,HLY 最高,Life Expectancy 僅次於日本。誰說我們不快樂?

香港的 HPI 不能名列前茅,只因 HPI 要求的不僅是快樂,而是有效地運用自然資源來製造快樂;我們排八十四,不是因為愁雲慘霧,而是消耗物質過多。

HPI 近數年才出現,如果追溯各國以前的 HPI,大家會發現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美國和中國這兩大國,近十數年來,雖然 GDP 不斷長進,人均消耗的資源也愈來愈多,但其國民並沒因此而感到更快樂。

搵多咗錢,買多咗嘢,但係又無開心咗,為乜?我當然沒有答案。我們以為愈多金錢愈快樂,但中美兩國則是金錢換不到快樂的樣版。

究竟,金錢是否等於快樂?其實「GDP愈高,人愈快樂」告訴我們的,只是金錢與快樂的「關聯」(correlation),並非「因果」(causation)。舉例,泳池愈多人的日子,溫度計的酒精升得愈高,究竟是泳池人多導致酒精升高,還是酒精升高導致泳池人多,抑或兩者並非因果,而是由第三件事同時引發?單看 GDP 便認定金錢是快樂之源,太魯莽了;同一幅圖,說成「因為快樂,所以有錢」也可以。這個 correlation 因何出現,跟眾多社會現象一樣,只有理論,未有肯定答案。

對於那些有錢沒快樂的人,我以 Lexus 的廣告結尾: Whoever said money can't buy happiness isn't spending it right。祝各位有錢又快樂。

No comments: